寧王掀起了驚濤巨浪
作者 | 周智宇 曹安潯
(資料圖)
編輯 | 張曉玲
當深水里的巨鯨浮上來發起它的攻擊,海水會被巨大的力量攪動,這個生態系統里的生物,也都或倉皇逃竄、或屏息應對了。
在中國新能源產業鏈上,寧德時代就是那一頭巨鯨。萬億寧王向來是個狠角色,對鋰礦、整車廠商都頗為強勢,一定程度上掌握著動力電池的定價權。
像特斯拉一樣,寧王也突然發起了一場價格戰,令整車廠商變色、電池公司驚慌。
華爾街見聞從多家車企和產業鏈人士處了解到,近期寧德時代向包括蔚來、極氪和問界等車企主動推介了一個“鋰礦返利”計劃,變相降低了電池價格。
就像特斯拉降價一樣,對于占電動車成本超一半的動力電池而言,寧王的降價,無疑是一顆深水炸彈,在整個新能源產業鏈引發了巨大的反響。若該計劃實施,動力電池和整車的成本、價格都將重新排列,整個市場的玩家,也將再次洗牌。
注意,巨鯨已經快速游來。
開春賭局
華爾街見聞獲得的協議摘要顯示,車企在與寧德時代簽署協議后,車企前3年從寧德時代采購的電池不低于自身出貨量的80%,第4-5年不得低于前一年;車企也要為相關鋰礦建設支付預付款。作為回報,車企在每年年底可以有一定份額(比例動態調整)的電池碳酸鋰價格,以20萬元/噸價格結算。
目前,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仍在43萬元/噸的高位,寧德時代相對折半的結算價格,極具殺傷力。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對此不予置評,但也未予以否認。阿維塔方面則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在與寧德時代的工作溝通中有提及此事,但目前沒有確認信息可披露。一名頭部新勢力采購人員表示,他們也聽說了這個計劃,公司內部也想和寧德時代談這個合作。
面對當前依然高企的鋰價,寧德時代主動降價的動作,被視為是應對二三線電池廠商的追趕,以及整車廠的叛離,捍衛自己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之舉。
對寧王而言,這無疑是場豪賭,博鋰價會跌到20萬元/噸,或者說未來三年,它自己可以承受這樣的價格。
以碳酸鋰市價的一半供應電池來鎖定車企,如果鋰價擺脫眼下下降趨勢反彈,上游鋰礦廠也不予支持,寧德時代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不過,寧德也有降價的底氣。它近些年其密集投資了多個上游鋰礦項目,在江西宜春的鋰云母項目預計在年底出貨,此外其還拍下了四川鋰輝石項目,與玻利維亞簽署了鋰鹽湖開采框架協議。
根據機構測算,寧德時代的自產碳酸鋰成本不會超過20萬元/噸,可以應對返利協議下的供給。
況且寧德時代也不打算靠碳酸鋰的差價賺錢。接近寧德時代的人士認為,相比其他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的優勢在于極限制造的能力,產品良率高、穩定性強,只要碳酸鋰價格不飆升,這份返利計劃就能夠實現以價換量,對整體盈利能力不會有太大影響。
事實上,今年以來,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全年增長預期的走低,讓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下跌了超15%。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近期便預測,碳酸鋰價格在今年下半年會到35萬到40萬/噸,從長遠看,會在20萬左右形成一個平衡點。
激烈洗牌
在碳酸鋰價格正處博弈期之際,寧德時代的這份返利計劃,在整車廠商、電池公司和鋰礦企業之間,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從部分車企反饋情況看,過往寧德時代報價比二線廠商高10%左右。電池賣給整車廠的售價除了碳酸鋰價格,還有基礎價,以20萬元/噸鎖定的價格只是碳酸鋰價格的部分,整體算下來寧德的并沒有比其他廠商便宜很多。但換取的卻是三年以上的深度綁定,以及提前支付一筆不菲的鎖定金,這也是令一些整車廠頗為猶豫的點。
尤其是包括蔚來、埃安在內的廠商,都有了二供、三供,甚至自研電池的計劃,如今又要重回寧德時代懷抱,有些難以取舍。
而對于二三線電池廠商來說,寧德時代的這份方案亦沖擊力不小。一位長期關注鋰電行業的投資者表示,寧德時代利用低價電池綁定整車廠,對二三線廠商打擊大,會影響整個行業定價,預計未來下半年到明年動力電池毛利都會受影響?!叭绻麉⑴c到寧德時代的方案,意味著二供、三供只能拿到20%的供應量?!?/p>
尤其是眼下像蜂巢能源、瑞浦蘭鈞等排名靠后的電池廠商正在籌備上市事宜,如果寧德時代通過價格戰成功實現了對二三線電池廠商的攔截,這些電池廠商的估值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它們融資擴產的進度。
受此影響,2月17日-21日,動力電池板塊億緯鋰能股價下跌8.42%,中創新航則下跌9.98%。
目前,包括蜂巢能源等在內的二線電池廠商也跟進給出了降價方案;市場認為,會有更多電池廠商跟進降價。
對上游鋰礦而言,寧德的這個動作發起的時機非常微妙,也有可能倒逼鋰價繼續保持下跌態勢,讓過去兩年虛火的鋰價回歸正常。
總之,寧德時代的返利降價,就像特斯拉一樣,攪動著這個仍在混戰中的新能源產業,促使整個產業鏈進行全新的重構、變革。
作為一個以終端需求為導向的工業,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閉眼狂奔之后,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然發生了變化。
一邊是鋰價非理性的上漲,讓電池、整車成本居高不下;一邊是特斯拉掀起的降價風暴,已經蔓延至產業鏈中上游。電池的成本,已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不可承受之重。
而從中國和全球來看,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大勢不可逆。如何降低過高的材料成本,撇除非必要的中間環節,也是這個行業的內在追求。
這也昭示著,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競爭會愈發激烈,在電池降價后,車企也有了進一步降價的底氣。整個產業重新在供給與需求之間博弈,尋求利潤與規模的平衡點。
狂飆了兩年的新能源產業鏈,也將隨之洗牌、重塑。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