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播:奔馳為中國放下了身段
作者 | 周智宇
2022年對傳統車企尤其是豪車BBA而言,是漫長而痛苦的一年,他們第一次發現,百年積累的品牌、技術、產品,在轉型電動之后,卻受到了冷遇,銷售不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痛定思痛,奔馳放下了身段率先動手,先是降價去化,再是調整戰略,努力適應中國市場。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松林感嘆,是中國用戶倒逼著奔馳做出改變。
華爾街見聞獲悉,奔馳在2月23日公布了自研整車MB.OS操作系統,預期會在2025年上車。
有了MB.OS操作系統,在奔馳車上刷抖音、開會都會變成一個輕松的事。康松林直言,中國S級車主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讓抖音等應用上車非常重要。
隨后,奔馳首席技術官薛夫銘(Markus Sch?fer)于2月27日表示,奔馳正在推進L3級系統Drive Pilot進入中國市場,其目標是挑戰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系統。此前,奔馳已宣布會和騰訊在云計算領域展開合作,以支持它在中國研發自動駕駛系統。
薛夫銘亦指出,奔馳認識到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公司數字化戰略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就是聚焦中國市場。
對所有車企來說,中國市場都是個極為重要的陣地。集邦咨詢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1065?萬輛,其中63%是在中國。在新能源時代,如果不能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有一番作為,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兩場戰役,也很難有更多勝算。
奔馳眼下壓力不小。上險量數據顯示,包括國產smart、北京奔馳和進口奔馳在內,去年奔馳新能源車在中國上險量僅50834輛,與其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333490輛相比,在華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比例不高。
從全球視野來看,與自己的老對手寶馬相比,奔馳的電車增速也有些慢了。去年寶馬純電動汽車銷量去年銷輛同比翻了一番,銷售占整體銷量占比約為9%,并且計劃在2023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15%;奔馳純電車型的的銷量則同比增長67%,純電車型銷量占總體銷量為7.31%,低于寶馬。
因此,2023年的奔馳將繼續加大力度轉型電動。在2月中旬的財報會上,康松林花了不少時間,介紹奔馳在電動化上的準備。新產品、新平臺以及在電動車的配套和完善產業鏈上,今年奔馳的投入力度都會進一步加大。
尤其是在過去短板的生產和服務上,奔馳方面指出,將調整生產網絡,以擴大電動車型生產規模,并計劃在北美、歐洲、中國和其他主要市場構建高功率充電網絡。
至于中國市場,包括全新EQS純電SUV和全新EQE純電SUV在內,奔馳今年計劃推出6款全新純電和插電混動車型。以實現在2023年底,全面覆蓋新生代豪華、核心豪華和高端豪華等細分市場,新能源產品矩陣達17款的目標。
奔馳方面預計,2023年其全球純電車型銷量能夠實現同比翻番。
相比之下,奔馳在燃油車業務上的表現依舊是可圈可點。在全球TOP10的車企里,奔馳也成為極少數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的車企。其財報顯示,去年奔馳乘用車全球銷量204.97萬輛,較2021年全年增長5%;輕型商務車則同比增長8%,至41.5萬輛。
其營業額和凈利潤,則同比分別增長12%和34%,至1500億歐元、148億歐元,乘用車業務調整后銷售利潤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3.1%上升1.5個百分點,至14.6%。
核心財務數據增長遠超銷售增幅的秘訣,是奔馳在“聚焦豪華”的路上,走得愈發熟絡。奔馳管理層表示,今年奔馳乘用車產品預計會較去年凈定價略有上升。
這個戰略必須貫徹。畢竟眼下能靠賣新能源汽車盈利的,也就特斯拉和比亞迪等極少數車企,即便是奔馳,眼下新能源業務也還是處在一個重度投入期,需要燃油車持續的盈利、資金流來“補貼”新能源。
一邊是“聚焦豪華”,一邊是“全面電動”,轉型與利潤的平衡之間,奔馳表現得不錯??盗炙梢舱J為,當下宏觀經濟及全球局勢依舊充滿不確定性,但奔馳用2022年財報證明,奔馳正在朝正確的方向穩步邁進。
不過,傳統燃油豪車市場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新能源蠶食,而新能源豪車市場已是群狼環伺。既要守城,又要破局,面對未來3至5年的淘汰賽,以中國市場為基點,奔馳也要繼續加速電動化腳步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