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2020年,銅川市委、市政府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謀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態環境保護,以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主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空氣環境質量關中領先。堅持抓好重點因子、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行業的環境監管治理,夏治臭氧冬治霾,五個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工地道路、臭氧、機動車、非道路機械、面源污染。優良天數286天位居關中第一,重污染天數減少至3天,PM10、PM2.5、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濃度全部下降。宜君縣341個優良天數繼續領跑關中69個區縣。
攻堅克難力保岔口水質達標。2020年一季度管網破損污水溢流造成岔口斷面水質嚴重惡化,打破排名靠后的被動局面,在危機中尋轉機,于危局中開新局,實施了投資12.65億元的漆水河水環境治理PPP項目,南北市區兩家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主體工程,改造污水主管網38.4公里,整治非法排污口64個,漆水河清淤疏浚32公里,黑臭水體全面消除,環保執法和監測人員每天下河道盯排污口、盯工程進展、盯小時數據,岔口出市斷面水質最終達到國家考核標準。
污染源普查試點經驗全國推廣。通過普查清查、入戶調查、數據審核,摸清了銅川污染源家底,累計向國家普查辦反饋問題2378條、意見建議1659條,建立了詳實的“五類源”名錄庫,普查成果廣泛應用于山水林田湖草大數據平臺、國土空間規劃、“十四五”規劃等,為經濟轉型和美麗銅川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持,試點經驗在全國示范推廣。
排污許可全覆蓋。按照“清理整頓一批、正常核發一批、延續一批、變更一批”的方針,在全省率先完成排污登記備案,率先出臺《銅川市排污許可證后監管實施方案》,開展排污許可專項執法行動,提前實現清單“全覆蓋”、登記“全覆蓋”、排污許可“全覆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督促所有電力、水泥企業開展碳減排核算、補充數據填報,重點污染源自行監測聯網全省第一。
“十四五”規劃貢獻“銅川經驗”。提早動手,超前謀劃,堅持專班領導、專業機構編制、開門納諫、項目引領的方式,完成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初稿。完成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全國試點,以“恢復石川河有水”為核心任務策劃項目75個,試點工作為全國提供了“銅川經驗”,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肯定。
強監管優服務給力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機構改革提升了環境監管戰斗力。網格化監管推進全地域、全方位、全過程管控。深化企業源頭治理、儲煤洗煤整治、水環境達標、非煤礦山揚塵管控、服務發展五大環境管理提升工程,環境治理難點變亮點。加強重點項目要素保障,對大灣區招商的215個項目,第一時間理清環評類別及進展,實行動態跟蹤;及時為148個申請中央資金和地方債券項目出具意見。現場監測服務好航天城等大項目建設,爭取省上及時批復兩條萬噸水泥生產線落地建設。建設環保產業園區,創新垃圾處理“銅川模式”。
疫情醫廢處置成為全省樣板。在全省超前制定疫情防控環境管理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33份,爭取114萬元中央資金支持醫廢處置中心、包抓社區等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定點醫院廢水和飲用水源地預警監測,對隔離點污水前端“點滴加藥”、出口石灰石袋連續消殺,執法人員駐點醫療機構開展督查,保障了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和醫療廢水達標排放,守住了醫療廢物傳播疫情最后一道防線,工作方法被省上肯定并表揚。
環保督察整改獲省上點贊。圓滿完成省委督查室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項督查配合保障任務。在落實問題整改方面,配合省整改辦、省廳第二專員辦及銅川督察局開展了多輪調研及核查,中省環保督察整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督察整改工作會議上,作為整改成效顯著的3個地市之一作了經驗交流發言。
全市生態環境安全穩定。修訂了《銅川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基層預案備案79套。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報審工作,完成3個區縣土壤污染防治綜合成效評估。排查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有效防控土壤風險。辦理30家輻射安全許可證、建成國控電離輻射自動監測站、2次輸油管線漏油和柳灣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演練、危險廢物環境安全專項整治3年行動、生態環境安全百日攻堅行動、汛期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等專項檢查,確保全年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突發生態環境事件。
生態環保影響力顯著增強。命名了6家環保宣傳教育基地并開展環保設施“云參觀”、環境宣教“五進”活動擴大宣傳。在人民日報、中國環境報、陜西日報等中省主流媒體刊發宣傳報道70余篇,擦亮銅川綠色名片。榮獲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比賽二等獎、案卷評查第一,監測大比武名列前茅,多名同志在全國幫扶督察中受到通報表揚,“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線上點擊10萬人,體操比賽云上11萬票點贊全市第一,“創文”工作獲全市先進集體,生態環保影響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