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試點!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成都這樣干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中國已全面確立了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如何實現?
作為國家批準的低碳試點城市之一,成都早已著手“打頭陣”,緊緊圍繞綠色低碳的“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能力體系”,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有力實施并取得顯著成效。成都碳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城市環境更加宜居,人均碳排放位列北上廣深等全國十大城市最低,榮獲首批“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綠色低碳,正逐步成為成都最鮮明的特質和優勢。全域統籌的生態碳匯體系已初步形成
事實上,成都市在建設國家低碳試點城市過程中亮點頗多。來自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的消息顯示,“十三五”期間,成都高端高質的產業體系加速成勢,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先進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累計注冊新經濟企業超過43.3萬戶,氫能產業鏈初步形成,推進“散亂污”工業企業動態清零,累計淘汰落后產能超過300戶,大力發展廢棄物低碳化處置產業,基本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態環境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與此同時,清潔高效的低碳能源體系持續優化,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攻堅,基本實現燃煤鍋爐全域“清零”,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到14.5萬輛,建成充電樁2.8萬余個、充電站701座,清潔能源占比從2015年的56.5%提升至61.5%,2020年成都單位GDP能耗降低2.37%,“十三五”累計下降14.24%。
隨著美麗宜居的城市空間形態加快重塑,成都大力構建城市軌道、公交和慢行“三網”融合的低碳交通體系,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58公里,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里程突破430公里,公交專用道里程達1014公里,公交出行分擔率達60%。同時,全面落實綠色建筑標準,入選國家綠色建筑發展最佳城市十強,開展國家A級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實施可再生能源應用項目21個。“十三五”期間,全域統籌的生態碳匯體系初步形成。堅持“全域增綠”,成都加快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天府綠道等標志性生態工程,持續完善五級城市綠化體系,打造“綠肺、綠道、綠軸、綠環、綠綴”生態空間,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5%、人均公園面積增加到15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提升至40.2%、年固碳量超過160萬噸。同時充分挖掘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著力打造107個高品質精品林盤,累計建成各級綠道4408公里。簡約時尚的低碳生活方式,也成為不少成都人的常態。成都大力推廣低碳出行和智慧停車,成都共享單車日均騎行次數超過200萬人次,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萬噸;“蓉e行”平臺累計申報私家車自愿停駛36.8萬天,智慧停車信息平臺整合共享車位約10萬個。
年內將推出40個低碳消費場景
綠色低碳發展不能僅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動,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此,成都還積極探索低碳發展新機制。今年3月,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構建“碳惠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著力拓展公眾低碳場景、構建碳減排量消納機制、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加快構建自生長、可持續的碳普惠生態圈。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國內首次提出“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的雙路徑碳普惠建設思路,通過線上公益平臺對市民綠色出行、節水節電等行為發放碳積分獎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時,指導實施節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態修護的企業開發碳減排項目,并作為賣方參與碳中和交易,鼓勵大型會議活動碳中和,號召重點排放企業、場景建設單位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參與碳中和公益行動。“構建以‘碳惠天府’為品牌的碳普惠機制,是成都主動對接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順應超大城市治理規律和市民對美好生活期盼的內在要求,對創新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建設機制,協同推進環境質量改善,塑造城市綠色低碳新特質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背啥际猩鷳B環境局副局長曠良義表示。
“目前,‘碳惠天府’已在微信、支付寶、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推出,舉辦線上線下活動近20場,上線了步行、共享單車、燃油車自愿停駛、新能源汽車駕駛、環保隨手拍等低碳場景,年內還將推出40個商場、酒店、景區、餐飲類低碳消費場景?!背啥际猩鷳B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