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烙畫、內鄉打春牛躋身國家級非遺名錄
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兩個項目入選,分別為烙畫(南陽烙畫)、農歷二十四節氣(內鄉打春牛習俗)。至此,我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已達13項。
烙畫亦稱烙花、燙畫、火筆畫,發源傳承于南陽一帶,并高度集中于市中心城區。南陽烙畫是中國烙畫的代表流派,可以追溯至西漢末年劉秀稱帝前的一段傳說,有史記載也有140余年歷史?,F以市中心城區為核心分布區域,在世代傳承中,逐漸傳播到了省內及省外部分地區,受眾廣泛,深受海內外人士的贊賞和喜愛。
據市烙畫廠廠長李哲介紹,南陽烙畫是根據炭化原理,以高溫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燙,呈現自然的淡黃、中黃、棕、黑等變化,達到近似中國畫墨分五色的筆墨效果,題材涵蓋人物、山水、花鳥等?,F有18個系列、136個品種、上千個花色。烙畫筷子有花鳥、人物、山水等;木板烙畫有不同規格樣式的烙畫作品,大至壁掛、站屏,小至臺屏等;絲絹烙畫大至十幾米的長卷巨制,小至袖珍手卷等。師徒傳承是當前南陽烙畫的主要傳承方式,至今已有六代傳承人,傳承有序、譜系清晰。市烙畫廠是唯一被省文化和旅游廳授牌建立烙畫傳習所的責任單位,具備完善的保護場所和保護機制,還在深圳等地建立傳習基地,并與南陽師院、南陽理工學院建立校企合作機制,設立烙畫選修課,培養后繼人才。
“打春牛”是流行于內鄉縣的習俗,是人們自發組織的圍繞時令節點的農事慶祝儀式,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據介紹,“打春牛”源于周代《禮記·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氣”之說。這一活動固定于立春之日,始于漢代。其后歷代都有關于制土牛的記載。目前,全國各地僅內鄉縣衙保留有“打春牛”這種活動。
每年立春日一大早,在內鄉縣衙大堂,一名“衙役”敲鑼三次,大喊一聲:“打春嘍!”“縣令”根據習俗三擊鼓,口中高聲唱詞:“一擊風調雨順、二擊五谷豐登、三擊吉祥如意!”擊鼓完畢,“縣令”帶“衙役”繞春牛三圈,并執棍鞭打春牛,牛腹內的五谷、干果紛紛落地,群眾歡呼搶食,寓意搶“福氣”,期盼五谷豐登、吉年有余。之后,群眾游街鬧春,家家戶戶長輩給孩子帶上春雞,親朋互送“春牛”或“福”字剪紙以示祝福;群眾家里要擺宴待客,并用蘿卜、青菜等制作春餅等食物“咬春”,以去春困;鼓樂、獅子、旱船、高蹺等民間雜耍奇玩也盡興表演,到處洋溢著吉慶歡快的氣氛。蟄伏一冬后,農業生產從立春這天起逐步恢復。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凝聚了先輩集體智慧的優秀文化。此前,國務院已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的板頭曲(南陽市)、宛梆(內鄉縣)、大調曲子(南陽市)、三弦書(南陽市)、鎮平玉雕(鎮平縣)、方城石猴(方城縣)、盤古神話(桐柏縣)、西坪民歌(西峽縣)、越調(鄧州市)、皮影戲(桐柏縣)、羅卷戲(鄧州市)入選,加上此次入選的兩個項目,我市已有13個項目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