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紅色經典)半個多世紀 打磨一首曲子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 2021-08-09 10:46:51
如果說有一首曲子值得銘記,我想應該是歷時54年才打磨完成的《紅旗頌》。
1965年,呂其明臨危受命,創作供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所用序曲。
接到任務的他,心里既激動又忐忑。為了創作好這首序曲,呂其明七天七夜沒睡好,在構思和創作過程中,他將對祖國、對黨的深情投入其中,最終完成了該曲的創作,取名《紅旗頌》。這首曲子不負眾望,在音樂節開幕式上一舉獲得成功。
而后,許多大場合都會奏響《紅旗頌》的旋律,可是呂其明越聽越覺得意猶未盡,總覺得這首曲子“功力尚淺”。有了這個想法后,他花了10年時間反復推敲、不斷修改,力求創作出最完美的旋律。這期間,他一直試圖尋找表現“紅旗”主題的切入點,可是改出來的曲調總是不合心意。后來他改變思路,想到一個靈感就填充進去,可遺憾的是,有些旋律要么和原曲調不夠相稱,要么不夠鏗鏘有力。
一直到2019年,《紅旗頌》前后修改上千遍,曲稿堆了30厘米高,而當時已獲得當代中國電影音樂終身成就獎的呂其明還在不停歇地創作,即使該曲已經先后獲得許多榮譽,也不能阻止他精益求精的腳步。因為在他看來,《紅旗頌》是一首贊美紅旗與祖國的頌歌,亦是第一部以紅旗為主題的序曲,值得傾注心血不斷地打磨。
呂其明沉湎于創作廢寢忘食,一位音樂界朋友探望他,談起這首曲子時說,曲調讓人想到了那些慷慨赴死的革命先烈,旋律激昂澎湃,如泣如訴又充滿活力,不過可以試著將演奏樂器進行調整,呈現出畫面感和層次感。朋友的話讓呂其明豁然開朗,他隨即將小號、雙簧管、大提琴的演奏節奏進行調整,結果令其非常滿意。于是,這首打磨54年的《紅旗頌》終于完全定稿,成為當今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最為著名、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序曲。
一首曲子,呂其明不惜用54年的時間去打磨,他對事業的執著贏得了大家的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