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定海青年”遇上“弄堂煙火情” 定海舊改跑出加速度
舊改筆記
“二次征詢”預簽約階段,“定海舊城區改造青年突擊隊”隊員們跟隨著“舊改老兵”一同深入舊改基地,開啟“九進九出”奮戰模式。來自街道黨建辦的張啟貴是一名有著多年豐富舊改經驗的“老兵”,作為前輩的他帶領著組員一起在舊改基地的格子間中為矛盾家庭化解糾紛,而同樣來自黨建辦的宋寅清是第一次參加舊改工作,跟著同組的張啟貴老師一同做舊改工作,他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宋寅清筆記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街道舊改工作,作為一名“新兵”,既有新鮮感也有一些擔心。畢竟舊改工作需要直面居民夙愿,是基層群眾工作中難度最大的領域。在127-145街坊舊改工作的半個月時間里,我和街道舊改“老兵”張啟貴老師在同一個組里工作,讓我獲益匪淺。
舊改工作開始前一天,張老師意外跌倒,手臂腳踝膝蓋多處受傷,但是整個舊改期間他仍拄著拐杖堅持參加工作,展現出讓人敬佩的工作態度和精氣神。有很多舊改基地內的情景讓我印象深刻:征收所經辦人上下飛奔忙碌的身影、偶爾過激爭吵的居民、舊改征收方案簽約率達到96.26%基地熱鬧歡騰的氣氛等等。
作為街道工作人員,我們主要的任務是為有需要的居民搭建咨詢和調解的平臺,為他們更精準地解讀舊改征收方案。
在6月24日晚,我就跟著張老師參加了一次沖刺階段“搭平臺”的工作:有一產戶主的兩個兒子,因為不理解產權構成和征收方案中的對應關系,吵得不可開交,不肯簽訂協議。經過張老師條理清晰的一番解釋,說清了政策,很好地把“法言法語”轉化為他們能夠理解的“群眾語言”,同時分別站在雙方的立場分析了利害關系,最終兄弟兩人達成了共識并很快簽訂了協議。
在張老師身上,我學到了“輕傷不下火線”的堅韌工作精神,學到了如何將專業的“法言法語”轉化為“群眾語言”,更學到了如何和群眾打交道,我相信這些會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大有裨益。
暑期來到定海路街道實習的“00后”們,也到舊改基地漫步了一回,并從他們自己的視角記錄下了定海的“弄堂煙火情”。
當“定海青年”遇上“弄堂煙火情”,擦出的不僅是設身處地的“共情”,也有著與居民共享搬遷喜悅的“共鳴”。定海舊改跑出了加速度,“定海青年”們也在舊改陣地上不斷成長,共同期盼著定海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