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六亂”整治 優化人居環境
農村人居環境,事關農民生活品質,事關鄉村全面振興。作為全省31個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區)之一,今年5月以來,城區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鄉村建設專項行動的總體要求,聚焦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轄區河道,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下大力氣治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突出問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質增效,讓良好人居環境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戰略支撐點。
把“交通線”打造成“風景線”
平坦的進村道路干凈整潔,路旁的松樹郁郁蔥蔥,擁有淺綠色圍墻的農家小院整齊排列,走進義井鎮西峪村,滿眼皆秀色,無處不美景。
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以來,各村組建專班,行業部門組隊,逐村、逐路進行摸底,建立了問題整改臺賬,加大力度清理交通沿線垃圾,補種沿路植被,清除路邊雜草,修補沿路壁畫、標語,大力綠化、美化進村道路。截至目前,累計動用大型機械300余次,清理交通沿線積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7341.5噸,拆除公路沿線遺留、廢棄的廣告牌和無實際用途、有礙觀瞻的視覺污染設施11處、消除安全隱患11處,整修坑洼路面、隔離帶和綠化帶28處,取締違法占道占地4處,綠化美化交通沿線11865平方米。
交通沿線風貌改善了,整個村莊的精氣神就提起來了。如今的義井鎮,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進村道路整飾一新,就像一條條銀色的飄帶在舞動,駕車穿行其間,沿路整齊的松柏、充滿文化氣息的標語和墻體彩繪、供人歇腳的小涼亭不時從眼前掠過,目之所及五彩斑斕,心曠神怡之感不由得從心底油然而生。
辦好“小角落”里的“大民生”
“把‘六亂’整治落實到村里的每個角落。”今年以來,河下村以清村莊、清庭院、清道路為重點,聚焦小街小巷、垃圾死角,下大力氣整治村內亂堆放、亂搭建、亂圈占、亂貼畫,拆除違章建筑、廢棄建筑和殘垣斷壁,整理線纜“蜘蛛網”,推動街巷庭院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環境滿意度不斷提升。
今年以來,城區將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行動,以“美麗庭院”創建為契機,統籌推進環境整治、風貌提升、文化塑造、微景觀打造,精心開展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作,廣泛發動群眾對自家庭院進行及時清掃,主動維護房前屋后、屋里屋外的環境衛生,著力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農村人居環境,努力辦好“小角落”里的民生事。截至目前,共清理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圈亂占、亂貼亂畫35處,清理整治路面污水17處,消除村內黑臭水體4處,拆除違建、廢棄建筑和殘垣斷壁8處,清理線纜“蜘蛛網”31處,清理村內垃圾2664.5噸。
“以前村內的環境臟亂差,到處都是亂堆亂放,現在好了,私搭亂建拆了、雜物清理了、道路也通暢了,我們住在這里也越來越舒心了。”河下村村民葛大姐笑著說。
像收拾炕頭一樣拾掇地頭
瀑里村高效日光溫室基地上,100畝大棚整齊列隊,300余畝大田蔬菜長勢喜人。據村主任石慧民介紹,在田間地頭整治中,瀑里村將陽坡、張家嶺一帶的水地、糧田、荒地等重新整合、連片規劃,大力清理畜禽糞污,鋪設和更換供水管路3000多米,維修改造蓄水池2個,同時加大力度對農藥化肥包裝、廢棄農膜、農藥瓶、根茬、枯秧等廢棄物亂丟亂棄、隨意堆放現象進行了整治……“經過整理包裝打造,田間地頭整治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正在不斷顯現。”石慧民說。
“鍋臺炕邊、田塄地堰”,農村人常用這句俗語來判斷一戶人家是否勤快、精干。在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義井鎮村民以收拾炕頭的耐心和細心,集中對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違法建筑、廢舊設施大棚進行清理,共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00余噸,整治廢棄蔬菜大棚等無實際用途和雜亂線桿51處,復墾農田面積22畝,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城區農業農村局為進一步加大村內水資源管理,聘請專業公司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編制了《陽泉市城區農村供水工程村級水表安裝及互聯網+監管平臺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并通過市水利局專家評審,加快推進農村戶裝智能水表安裝工作,小河、白羊墅、西峪、圪臺等村累計安裝智能水表1700余塊。
昔日“龍須溝”今朝“生態園”
站在大陽泉村新修的進村橋上,整治了的河道有花有草、岸綠景美,在夏日陽光下呈現出勃勃生機。
今年以來,城區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和河湖“清四亂”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全面推行“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河道內淤積嚴重、城市區內澇排除不暢、河道內環境臟亂差等問題,有效改善了水域環境,取得了顯著效果。具體來說,對義井河西峪段、大陽泉村段、桃河白羊墅橋至陽五高速橋段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進行了清理。對桃河白羊墅大橋至陽五高速橋處共計4公里河道進行了清淤疏浚,在河道兩側安裝防護網,有效防止了向河道亂倒垃圾的現象。
河道整治過程中,城區不等不靠、主動作為,通過“清、疏、整、轉、植、管”等強力舉措,有效解決了治理易、管護難、人手不足、經費短缺等難題,實現了河道的“華麗轉身”,把昔日又臟又臭的“龍須溝”變成了居民休閑的“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