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A股上市險企7月保費達1563.7億元 整體同比下滑明顯
隨著中國平安保費收入公布,截至目前,五大A股上市險企7月保費“成績單”浮出水面。8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7月單月五大險企合計保費達1563.7億元,延續上半年增長頹勢,整體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深究保費下降原因,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與新單保費復蘇持續乏力、車險高基數下降略有擴大有關。
整體來看,7月五大險企合計保費實現1563.7億元,同比下滑5.2%。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7月保費收入分別為263億元、553.3億元、218億元、339億元、93.3億元。
相較去年同期,五大險企在今年7月保費下滑趨勢明顯。對于上述趨勢產生的原因,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雖然長期以來我國保險業一直保持高增長,很少出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年份,但是保險業運行具有一定周期性的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由于內外環境的共同作用,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于下行周期之中。
具體分板塊來看,財險“老三家”7月齊“折戟”。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三家財險公司保費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上述三家公司7月保費分別為282.4億元、119.1億元、206.9億元。
“同期月基數較高拖累單月保費增速。”申萬宏源研究所證券分析師葛玉翔表示。
除了去年基數高因素外,車險改革、信用保險“爆雷”等也或成影響財險業務下滑的原因。從人保財險已公布的車險保費數據中可窺一二,數據顯示,其7月車險保費為1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4.08%。而該公司的信用保證險業同比大幅下降了3.25億元,降速為72.6%。
“新車銷量的疲軟也直接影響車險保費增速。”有市場分析人士也表示。從最新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來看,今年7月單月,汽車銷量為186.4萬輛,相較去年7月的211.2萬輛同比下降11.7%。
對于人保財險車險單月保費出現10%的降幅,葛玉翔稱,重回兩位數負增長主要系2020年7-9月,部分分支機構鼓勵客戶在9月19日綜改前提前續保導致業務基數較高所致。
不同于財險板塊的齊聲下跌,7月五家壽險公司保費表現分化,出現“一正四負”。人保壽險保費為40.7億元,同比增長16%。而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保費分別為312.9億元、263億元、98.9億元和93.3億元。
對于壽險業務持續承壓,葛玉翔指出,新單保費和續期保費均為負增長拖累原保費增速出現缺口。但隨著老齡化加劇和當下保障缺口,醫療險、商業養老、長期年金等產品仍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第一,整個保險行業,無論是財險還是壽險,進入下行周期后會面臨更大的增長壓力;第二,對于壽險而言,市場利率的下行和低位運行會降低普通壽險、分紅保險和萬能險的吸引力,股市沒有像樣行情也不利投資連結保險的發展;第三,財險由于車險綜合改革所帶來的壓力還需要繼續消化,一些中小險企的業務轉型將在艱難中前行。”對上市險企產、壽險板塊業績承壓情況,李文中如是分析。
延續此前“一枝獨秀”的增長態勢,7月健康險板塊仍逆市大漲。人保健康險、平安健康險7月保費分別為16億元和10.5億元,同比增長14%、27%。
李文中表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為健康險的發展提供了源動力,新冠疫情讓大家更加關注健康風險,而且與壽險不同,健康保險在市場幾乎是無可替代的;政府也非常重視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與健康問題,各地大力推廣惠民保,這幾家上市公司都有參加。這些應該是上市險企健康險業務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那么,壽險、財險如何擺脫負增長陰霾?對此,李文中建議,無論是壽險還是財險,如果希望盡快擺脫下行周期恢復較快的增長速度,需要根據當前市場需求的改變調整經營策略,加強保險科技投入,進行市場細分,加強產品創新與渠道創新,開發設計越來越多的個性化保險產品,實現精準營銷。此外,保險公司也需要通過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來減輕行業下行帶來的壓力。
而對于五大險企還需要多久走出疫情影響?李文中認為,從過去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我國保險業處于下行周期的時間比較短,結合當前新冠疫情反復的沖擊,如果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明年保險業的運行趨勢應該會發生轉向。(記者 陳婷婷 實習記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