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類信托規模繼續降20% 信托公司如何開辟新賽道?
2022年伊始,信托公司再收融資類信托業務壓降“指標”。1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已有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導,監管要求將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繼續壓降20%。針對較難壓降的業務,監管也給出了解釋空間,對特殊情況特事特辦。例如,交易對手方堅決不同意提前結束,處在風險處置階段的融資類資產可以延后處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類情況過多會影響信托公司的監管評級,有可能會被監管“叫停”新增融資類信托業務。
融資類信托規模繼續降20%
自2020年3月,監管要求堅決清理非標資金池,制定融資類信托業務壓縮計劃之后,逐步壓降融資類信托就成為信托公司回歸本源的轉型目標。2022年開年伊始,信托公司再收壓降“指標”,1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日已有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導,監管要求將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繼續壓降20%。
“2020年就已經確定壓降融資類信托規模,5年壓降完畢,每年壓降20%。收到窗口指導也是監管進一步強調督促信托公司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一位信托公司知情人士說道。
另一位信托公司人士介紹稱,“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是監管一直以來的要求,信托公司每年都要完成壓降任務,除非出臺融資類信托業務的監管辦法,否則壓降就不會停止。”也有信托公司人士提及,尚未收到窗口指導,但壓降融資類信托規模已成為常態。
在監管部門持續壓降融資類信托的政策背景下,融資類信托規模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快速回落。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融資類信托規模為3.86萬億元,同比下降35.13%,環比下降6.57%;融資類信托占比為18.88%,同比下降9.6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14個百分點。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行業整頓期,結合凈值化轉型進展,從業務類型和行業格局來看,信托行業在未來的3-5年可以預見的變化為,信托行業融資類與通道業務將繼續壓縮,房地產信托規模得到有力管控,資金投向不斷優化,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不斷增強。
特殊情況可“特事特辦”
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和通道類信托業務是防范行業風險,避免行業盲目擴張帶來風險隱患,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信托公司來說,需要先完成2021年的壓降規模,然后再完成2022年的任務,在采訪過程中,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已經成功完成了2021年的壓降任務。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公司融資類信托規模不大,2021年的壓降任務已經順利完成。前段時間監管摸底了各家公司融資類信托存量規模,也給出了解釋的空間,對特殊情況特事特辦。比如交易對手方堅決不同意提前結束,處在風險處置階段的資產可以延后處置。”“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延后處置也有限額,如果此類情況過多會影響信托公司的監管評級,很有可能會被監管暫停新增的融資類信托業務。”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說道。
對新增融資類信托業務,監管也并非“一刀切”。“舉個例子,如果信托公司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億元存量業務壓降,便可以得到5000萬元開展新業務的額度。但在這個規則下,融資類信托業務肯定會越來越少,最終在某一年清零。”一位信托公司知情人士稱。
這也與監管要求一致,2021年11月,銀保監會向各地方銀保監局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信托公司“兩項業務”壓降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新增融資業務應依法合規,穿透識別底層資產,不得“假投資、實融資”,以投資為名行融資之實,規避額度管控。
如何開辟新賽道?
近年來,信托公司在響應監管部門“回歸本源”的號召下,融資類信托業務、通道類業務的占比快速下降,在行業在面臨合規“壓力”的同時,探索轉型的步伐也不容耽擱。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信托業務轉型成效在信托資金來源的規模及占比變化上有所體現。2017年四季度以來,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單一資金信托規模及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至今的同比降幅超過20%。集合資金信托、管理財產信托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反映出信托公司在積極謀劃業務轉型。
對信托公司而言,目前哪些領域是適合轉型的賽道?從產品類型來看,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分析稱,固收類依舊占據絕對優勢,標品信托產品目前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權益類產品的比重次之,信托公司探索配置權益類資產,增厚收益是標品信托發展的必然。從投資策略來看,固收策略是主要投資策略,但股票策略、組合基金策略以及復合策略產品的比重同樣不低。信托公司在標品業務的開展方面,需要依托自身的稟賦條件進行特色化的產品設計。
廖鶴凱進一步指出,“現階段信托公司得益于良好的募資能力,轉型證券投資類業務進展較快。這個過程,是伴隨著融資類信托業務非標轉標的過程,債券投資類業務會替代非標融資類信托業務,基金和股票市場的參與度會在未來持續增加。此外,投資類業務特別是債券業務作為這兩年信托行業轉型中的規模擔當,后續將在信托行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股權類投資的占比也會逐步提升,不過在未來3年的提升空間預計有限。”(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