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投資權益研究總監秦懷寶:虎年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雙碳、專精特新、大消費等領域呈現結構性機會
(原標題:銀葉投資權益研究總監秦懷寶:虎年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雙碳、專精特新、大消費等領域呈現結構性機會)
紅周刊 特約 | 秦懷寶
2021年上證指數年線實現了難得的三連陽,但全年走勢與2020年風格迥異,2021年股市呈現兩大特征:分化與輪動。2021年國證2000指數一路北上,而國證50指數則一路下跌;賽道分化,“茅指數”跌落神壇,“寧組合”走向前臺。板塊上快速輪動,白酒、醫藥、公用環保、軍工、電子半導體、有色、鋼鐵、煤炭、化工、電力設備、新能源、傳媒等等,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是不同板塊領漲。公募機構的話語權減弱,而主題炒作火熱,綠電、儲能、元宇宙、中藥、新冠檢測和新冠特效藥等題材此起彼伏。
展望2022年,經濟增速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下滑已成市場共識,新冠病毒的快速變異、奧密克戎在全球的擴散以及國內疫情的多點散發又增添了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還將面臨著美國貨幣政策收緊而國內貨幣政策趨松的挑戰。盡管經濟形勢面臨著多個變量和挑戰,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有著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體系;每年近千萬大學生畢業帶來的“工程師紅利”;擁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和騰挪空間,這些都讓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很強的韌性。
對A股而言,在“穩增長”背景下,靈活的貨幣政策和挖掘內需的刺激政策,將帶來階段性、結構性機會。經歷了三年牛市之后,2022年股市指數層面可能沒有大機會,或者震蕩分化,應當淡化指數。過去三年,賽道特征明顯,股價上漲更多是依賴于估值提升,2022年應當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更多關注業績,抱團集中持股可能趨于分散。在操作上,適宜輕賽道重個股,自下而上精選個股。
2022年股市的結構性機會仍有可為。比如圍繞“雙碳”,政策驅動的風光儲能、特高壓、綠電、節能環保等等;圍繞科技創新與自主可控,在全面注冊制的推動下,電子半導體、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以及類似元宇宙之類的新科技、新業態等;圍繞“專精特新”,挖掘市場格局好、成長空間大的創新型細分行業龍頭;經過大幅和長期調整之后的大消費、生物醫藥等板塊,可能出現細分板塊和個股的估值修復性機會。
機會與挑戰并存,收益與風險同在。2022年,應當審時度勢,擇時而為,擇機而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機會。
虎年即將來臨,期待《紅周刊》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資訊和分享,讓投資者在股市中“如虎添翼”,生龍活虎。在此也給讀者朋友們拜個早年,祝福大家在虎年里虎虎生威,年年有余,?;⑸?,投資順利!
(本文已刊發于1月29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